制售假化妆品案被查处,涉案金额高达9亿
更新时间:2024-11-15 关注:80
牟利3700万元,被判8年、罚没8020万元
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微信息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卢某某、林某某未经商标权人授权,与提供仓库的陈某合作经营,对假冒“ESTEE LAUDER”“LANCOME”“DIOR”注册商标的化妆品进行贴标,并以正品销售价约5折的价格对外销售。直到案发,制造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价值为1.43亿元,尚未销售的假冒商品价值为207万元,违法所得约3700万元。
2021年10月,被告人庄某某、陈某还伙同张某某(另案处理),租赁商铺对假冒“LANCOME”“DIOR”“KIEHL’S”“LAMER”“ESTEE LAUDER”等注册商标的化妆品进行贴标后,开设抖音平台网店进行销售,非法经营数额约56万元。
对此,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被告人卢某某、林某某、陈某、庄某某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在同类商品上使用涉案商标并销售,情节特别严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最终,法院判处主犯卢某某有期徒刑8年,并罚款2000万元。同伙林某某、陈某、庄某某分别被判6年、5年、3年徒刑,并罚款1500万元、500万元、320万元。同时,追缴违法所得3700万元,并销毁所有赃物,合计罚没8020万元。卢某某等不服判决,上诉至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今年10月21日,在国家药监局通报的“5·23”安徽宁国假冒化妆品案中,2023年5月,安徽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发现淘宝平台上售卖的化妆品疑似假冒。经宁国市监部门与公安机关的联合调查,该案件被成功侦破,涉案金额高达2.5亿元,涉及品牌包括白云山、润百颜、甄视康、大水滴。最终,13名涉案人员因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商品罪被判缓刑三年至五年,并处高额罚金,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案件涉案货值总金额达8.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