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冒注册“正大牌”玉米种子商标案、杨某等3人已获刑【案情简介】2023年1月,被告人杨某、何某某、甘某某商议假冒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正大牌”玉米种子销售牟利。后三人租赁生产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及本地玉米粒,并经他人介绍联系广东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仿制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正大808”“正大719”“正大811”玉米种子包装袋5万件。同年2月,杨某、何某某、甘某某使用仿制包材对所购玉米粒进行包装后销售给本地农户,非法经营数额23.93万元。经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认定,该假冒商品侵犯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2023年9月2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人民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被告人杨某等3人提起公诉。同年12月13日,册亨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判处杨某等3人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共计十二万元。被告人杨某等3人未上诉,判决已生效。【典型意义】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种业安全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本案中,杨某等人为非法牟利,购买本地玉米粒、生产设备等,生产假冒知名品牌玉米种子后销售到册亨县、兴义市等地,涉及农户上百户,不仅严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诉前主导作用,坚持上挖源头、下追流向,围绕假冒玉米种子来源、生产设备、包材提供、生产销售等情况引导公安机关收集固定完善证据,实现假冒种子从包材提供到生产销售全链条打击,追捕1人,引导公安机关另立案查处4人,捣毁了制假售假源头。同时,检察机关多次联合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检查及宣传活动,通过检察官说法、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以案释法,引导生产、销售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向广大农户普及分辨真假农资的技巧,助力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营造好打假护农的社会氛围。2025-02-20
-
假冒注册“正大牌”玉米种子商标案、杨某等3人已获刑【案情简介】2023年1月,被告人杨某、何某某、甘某某商议假冒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正大牌”玉米种子销售牟利。后三人租赁生产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及本地玉米粒,并经他人介绍联系广东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仿制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正大808”“正大719”“正大811”玉米种子包装袋5万件。同年2月,杨某、何某某、甘某某使用仿制包材对所购玉米粒进行包装后销售给本地农户,非法经营数额23.93万元。经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认定,该假冒商品侵犯云南某种子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2023年9月2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人民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被告人杨某等3人提起公诉。同年12月13日,册亨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判处杨某等3人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共计十二万元。被告人杨某等3人未上诉,判决已生效。【典型意义】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种业安全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本案中,杨某等人为非法牟利,购买本地玉米粒、生产设备等,生产假冒知名品牌玉米种子后销售到册亨县、兴义市等地,涉及农户上百户,不仅严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诉前主导作用,坚持上挖源头、下追流向,围绕假冒玉米种子来源、生产设备、包材提供、生产销售等情况引导公安机关收集固定完善证据,实现假冒种子从包材提供到生产销售全链条打击,追捕1人,引导公安机关另立案查处4人,捣毁了制假售假源头。同时,检察机关多次联合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检查及宣传活动,通过检察官说法、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以案释法,引导生产、销售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向广大农户普及分辨真假农资的技巧,助力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营造好打假护农的社会氛围。2025-02-20
-
中国石油2024-09-23
-
万达集团2024-09-23
-
中国石化2024-09-23
-
HUAWEI2024-09-23
-
米哈游2024-09-23
-
昆仑润滑油2024-09-23
-
中免集团2024-09-23
-
水星家纺2024-09-23
-
珀莱雅2024-09-23
-
正大集团2024-09-23
-
张裕解百纳2024-09-23
-
欧派2024-09-23
-
九牧2024-09-23
-
金龙鱼2024-09-23
-
青蛙泵业2024-09-23
-
中国唱片2024-08-21
-
先正达2024-08-21
-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2024-08-21